(曾想要放棄人生 ,病友一封信救了我)
她說:「最美的聲音不是用耳朵聽,而是用心去感受。」
.
2013年3月左右,
我得到了「突發性耳聾」這個病症。
醫生說這病如果錯過黃金治療時間,
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機會復原或改善。
對我來說,
那是人生中空前巨大的一次打擊。
.
這是一個會在短時間內造成聽損的病症,
通常是單耳發病,
但我卻是雙耳,機率非常低。
記得那陣子我瘋狂加班、熬夜,
我的身體用它的方式在抗議。
.
當時我非常難以接受這個事實,
在那個時空背景下,
這個病大家相對陌生。
雖然當年聽力有稍微恢復一些,
但耳鳴卻24小時伴隨著我,
讓我變得非常焦慮、排斥這個聲音,
導致無法睡覺、無法工作、
無法社交。
.
我拒絕,我不要,為什麼是我?
我到處爬文、求醫,
卻求助無門……
也開始去身心科門診。
.
某次我在 PTT BBS 爬文找資料,
想看看有沒有病友分享治療的心得,
看到一位病友寫下自己
罹病與治療的經過。
(有些病友不太願意分享,
可能會擔心遭受異樣眼光)
她說自己是17歲發病,
原本以為只是感冒,
她寫下這句話深深打動了我:
「我以為生病只要乖乖聽醫生的話吃藥就會好。」
.
我鼓起勇氣,寫了站內信給她,
跟她分享我罹病的經過與心情,
也詢問她是如何學會
接受這個狀態,並與其和平共存的?
這是當時的我最需要學習的一課。
我那時心理總是鑽牛角尖,
無法接受、也放不下。
.
過了好久,她真的回我信了。
寫了一篇非常長的文章給我,
並且很有耐心地回答我每一個問題。
文章有點長,
我摘錄幾段我印象最深刻的內容:
.
她說:
「我從不覺得自己可悲,
也不會怨天尤人。
跟朋友聚會時,我自然會坐右邊,
熟悉的朋友知道原因,
不熟的我會告訴他們,
大家都能體諒,我也不需要安慰。
如果自己覺得沒事,
那就沒事 🙂」
.
「最美的聲音不是用耳朵聽,而是用心去感受。」
.
叔叔我當時坐在
電腦螢幕前眼泛淚光,
心裡打不開的結好像鬆脫了,
我開始慢慢接受自己身體的新狀態。
.
最後我在2015年回她一封信,
告訴她我已經走出來,
也回歸了社會與工作。
非常感謝她當年那封回信,
協助我轉念非常多。
.
我也留了我的 IG 給她,跟她說:
我現在開始在網路上彈琴給網友聽,
「流加尾」就是在那個時候誕生的 🙂
(早年 IG 是以音樂為主)
.
後來我們就這樣淺淺
地互相關注了11年左右。
一直到前些陣子,
我得知她來台北工作,
我想邀請她吃個飯,好當面謝謝這位人生旅途中拉我一把的重要貴人。
.
當時因為她剛到新公司不久,
想等穩定一點再約。
.
終於,前些日子,
BBS 上認識的版友終於見面了。
老天爺的安排真的很奇妙:
我們是病友,是 PTT 版友,
連生日都同一天。
兩位奇妙的
雙魚+水瓶座綜合體。
.
因為互相關注太久,
初見面就很親切,
大概都知道彼此
這些年在做什麼。
短短的兩小時,一期一會,
我們聊了好多,
真的非常開心。
.
我當面把她當年寫給我
的那句話背出來,
因為這句話深深刻在我的腦袋裡。
謝謝她當年的文字給了我力量,
也讓我用自己的方式回歸社會職場,
從谷底爬上來,
擁有了更強大的心理素質,
可以面對人生中其他的挫折。
.
中間我們聊到我太久
沒登入 PTT 被砍帳號,
她還特地截圖,
把2014年我寫給她的信貼給我看。
看著當年自己字裡行間的無助,
我眼眶又濕了。
孩子,辛苦你了。
.
那段最痛苦的人生巨變,
我們一起走過了。
現在的我很好。
.
我記得我的諮商師跟我說過:
「以後你要記得把你經歷的故事寫下來,
希望可以鼓勵到正逢困難的人,哪怕只是一位也好。」
.
謝謝你專心聆聽我的故事,
希望有鼓勵到眼前的你。
.
—— by 2025年的加尾叔叔
.
註:
*合照是一前一後保持社交友好距離
*有感觸歡迎留言
*轉發這個故事鼓勵更多人
.
#健康第一 #突發性耳聾 #聽力受損 #耳鳴 #聽損 #慢慢聽見自己 #耳鳴共處 #PTT #走過人生低谷 #故事的力量 #轉念的力量 #與病共處 #給正在努力的你 #身心科 #街頭藝人 #SuddenDeafness #HearingLossAwareness #MentalHealthMatters #RecoveryJourney #SuddenHearingLoss
![]() |
追蹤加尾的IG |
![]() |
訂閱加尾彈唱youtube |
![]() |
追蹤加尾彈唱facebook |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